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洋动态 > 新闻详情

沿海看海2019——山东:“海洋强省”势头劲 2019-12-23

6757

浏览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山东省海洋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希望山东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贡献。

为此,山东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组建、《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印发、海洋强省“十大行动”实施……山东正朝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目标奋进,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教育引领区、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海洋经济竞争力核心区、国家海洋开放合作先导区。

“一盘棋”规划“一张网”管理

今年8月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在青岛挂牌成立。自此,山东沿海四大港口——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整合完成。

按照规划,山东省港口集团将以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为目标,大力推动港口向集约化、协同化发展转变,实现全省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

11月2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一艘集装箱船“天蝎座”号驶入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从集装箱的装卸到引导车运输,再到堆场存放,全程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当天,耗时一年半建成的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正式投产运营。码头应用了6项全球首创的先进科技,其中包括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利用5G+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岸桥、轨道吊自动控制作业及高清视频数据回传。

今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准箱,实现历史性跨越。这标志着山东港口由“门户港”向“枢纽港”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
海工装备强深海养殖忙

年4月,烟台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船闸项目正加紧建设。该项目由荷兰和比利时共同采购,执行欧盟市场钢结构建造领域最高标准。该公司负责设计、建造、加工、安装等工作。
距蓬莱巨涛公司不远,就是山东省重点造船企业——蓬莱京鲁船业。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能建造客滚船、科学考察船、公务执法船等十余种船型,包括世界最大的散装水泥运输船、82000载重吨散货船。

烟台蓬莱港往北约30海里的长岛大钦岛海域,“长鲸一号”稳稳“坐”在海面。这是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养殖规模达6万立方米,每年产出超1000吨黑鱼和黄鱼。“长鲸一号”集深水养殖和休闲垂钓功能于一体,成为山东深远海智能渔业养殖和海上休闲旅游的新“地标”。

山东毗邻海域面积近16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今年1月,山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方案获批复,成为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省份。未来,山东将投资53亿元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绿色是希望,生态是方向”

近年来,山东开展了大范围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233个,建立各类海洋保护区40个。2018年6月,山东省政府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绿色是希望,生态是方向。”长岛县委书记刘树军说,长岛计划3年内实现全域95%以上海水水质达到一类标准。

今年7月26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这是山东第一部海岛生态保护的创制性立法,已于10月1日施行。

结合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实际,《条例》分别从规划与区域功能管控、生态修复与培育、污染防治、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规定。立法保护长岛海洋生态环境,对探索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海岛型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月印发的《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8~2020)》,将山东省海域规划成自然保护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河口生态系统等17类341个分区进行管控,各分区有不同的环境保护要求。

当前,山东省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总体较好。近5年,全省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状况总体稳定,符合第一、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比例稳定在80%以上。到2020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将整体改善,近岸水质稳中趋好、海洋生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应对能力显著提升。

获批自贸区迎来新机遇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山东等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山东自贸区的3个片区中,青岛和烟台片区都处于沿海,这为山东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提供了契机。

8月30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自贸区有关情况。

山东省副省长任爱荣表示,山东自贸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3至5年的改革探索,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基本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任爱荣说,山东自贸区要坚持陆海统筹,着力打造成为海洋经济引领区。山东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推动自贸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如推进重大研发、试验平台建设,发展涉海装备研发制造、服务等产业;推进建设国家海洋药物中试基地、蓝色药库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建设航运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提升航运服务能力。

青岛市长孟凡利提出了3个“海洋名城”的概念,即突出海洋装备、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建设国际海洋产业名城;挖掘好、运用好青岛海洋科研和教学的传统优势,积极推进面向全球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国际海洋科教名城;深化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合作机制,组织好亚欧会议创新发展合作论坛、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等国际展会,积极开展国际性海洋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际海洋文化名城。

烟台市长陈飞提出了经略海洋的“烟台模式”。他说,要探索开展海工装备整体方案设计、融资租赁、全球保税维修再制造和系统集成服务,建设海工高端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城市。探索优化海洋生物种质及其生物制品进口许可程序,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水产品保税加工、集散、交易功能,支持建设东北亚水产品加工及贸易中心。建设海洋经济创新中心,组建海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引进培育海洋产业投资基金,搭建智慧海洋数据平台,提供创新协同、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等服务。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提出了展望:到2022年,山东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1%以上;海洋经济新旧动能实现接续转换,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0%左右,海洋强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35年,基本建成与海洋强国战略相适应,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生态优良、海洋文化先进、海洋治理高效的海洋强省。

作者: 王晶 来源: 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 2019-12-23

热门新闻榜 更多

视频专区 更多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