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洋动态 > 新闻详情

共和国的海洋足迹——首次全球大气试验:太平洋赤道观风测海 2019-04-11

4922

浏览

上世纪70年代末,世界气象组织计划开展第一次全球大气试验。按照国际分工,我国承担了其中的部分任务,即在两个观测期内提供两艘海洋调查船赴太平洋赤道海域,重点进行高空测风及热带高空气象、海面气象、水文、地质、生物化学等观测。

接到任务,当时在国家海洋局海洋水文气象处工作的汪兆椿开始做“功课”。“此次任务涉及海域广,气象条件复杂,航行距离远,航海水文资料匮乏。”汪兆椿感到压力很大。

1978年12月18日,我国选派的“实践”号和“向阳红09”号海洋调查船如期出发,驶向辽阔的太平洋,正式参与首次全球大气试验。

在那个年代,到赤道大洋探空测海,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船上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然而,海上风云变幻莫测。

在高空风观测中,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施放携带发报机探测仪的高空气球。作业中,科研人员不仅要在晃动的船上挪动放球架,还要面对很多突发状况。1979年5月的一天,汪兆椿和同伴们正在“向阳红09”船上施放高空气球,耳机里突然传来一阵杂音。后经确认,杂音是外来信号所致,有可能干扰用于记录观测数据的磁带,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科研人员立即调整频率,杂音随即消失了。他们的果断应对受到世界气象组织有关部门的赞赏。

在船上进行测流,需要测定各个不同时间船只的移动速度和方向,以准确测出流速和流向。利用卫星测定船位当然是比较可靠的,但是在赤道大洋中,卫星过顶的次数有限,且时间间隔也不均匀。“向阳红09”船上的科研人员另辟蹊径,以洋区附近的库赛埃岛为目标,每小时用雷达定位一次,最终取得了比较准确的船漂移记录。

困难激发了思考和创新。为完成既定任务,科研人员大胆细致地进行了一些远洋考察技术方面的探索。比如在深海锚泊试验中,想要准确测定海流,趁船只锚泊时作业是最理想的,但锚链长度有限,无法在深水中抛锚。科研人员利用“向阳红09”船艉部13700米长的绞车钢缆,挂上一个重100公斤的山字锚,下抛海底,艰难完成了一次28小时的抛锚观测试验,获得了定点测流的宝贵数据。

各类大小困难没有影响工作进程。1979年7月,两艘调查船完成任务顺利返航。此次,两船共航行61488海里,历时400多天,开展了168个站次的水文气象、高空探测、地质、生物、声场观测,拍发国际电报1234次,探空观测299次,提交数据磁带597盘。

全球大气试验是当时国际科学合作项目的创举。试验获取的数据为后来我国及国际海洋大气、水文、地质等领域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次大气试验,科研人员还认知了海洋和大气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耦合系统。这个系统一旦失调,就会造成气候异常,这一发现对人类的防灾减灾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 卢 晨 来源: 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 2019-04-11

热门新闻榜 更多

视频专区 更多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