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洋动态 > 新闻详情

蓝色发展的新实践 2023-06-08

2077

浏览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这样道出他深深的海洋情结。

又是一年海洋日。今年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暨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今年海洋日的活动主题,也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这里面,有自然资源系统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推动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作为;这里面,有自然资源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着力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的新实践。一朵朵带着海风的浪花,诉说着新时代的海洋故事,妆点着新时代的海洋风貌。

保护海洋生态 增进民生福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百岛之市”广东珠海,东澳岛东澳湾新开放的3处海滩一改往日荒凉,湾湾相扣、山水相融。通过实施重点海湾整治,曾经乱石林立、岸滩侵蚀的海滩,生态功能得以恢复,成为公众亲海新空间。

进入6月,北方著名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沙软潮平,游人不绝。

河北秦皇岛七里海潟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坚持陆海统筹,强化系统观念,让这个并非旅游景区却是区域“绿肺”的重要生态屏障,重新畅快呼吸。

东日照换个方式“靠海吃海”,实施全国首例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工程。新发展理念带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绿色港口”,恢复“仙境海岸”,“黑煤场”变“金沙滩”。

浙江温州苍南打造红树林“北进桥头堡”,依托“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科技赋能,栽种红树林千余亩,让我国红树林的北界“由闽进浙”,“两山”成色更足……

上述工程,已入选近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评选的9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这些典型案例也是今年海洋日的重要宣传内容之一,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在惠民的同时,向群众汇报,邀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生态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2022年自然资源统计公报》显示,仅这一年,中央财政安排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40亿元,新支持16个沿海城市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当年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60千米、滨海湿地2640公顷,营造和修复红树林519公顷,清理互花米草792公顷。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如何利用海域海岛资源,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变化。节约集约用海用岛,关乎发展和安全、保护与开发。

今年2月,自然资源部公布全国首批258个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18个海洋类县(市)入选。这些示范县(市)不仅探索了立体分层设权、用资金技术换空间的典型经验,还开展了对海岸线、海湾、海岛的整治修复。这些举措,一方面解决格局失序、品质不高的问题,一方面修复结构不良、功能受损的生态系统,提高了海洋资源供给的质量和效益。

在“红树林之城”广东湛江,雷州市积极推进蓝碳交易,大力种植红树林,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发挥了红树林碳汇功能。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实施秦山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项目,解决岸线受损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突出、淡水资源匮乏等问题,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滨海旅游发展的融合之路。

浙江舟山嵊泗县在推进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基础上,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发展海洋碳汇资源储备。

生态环境是基本的民生诉求。健康的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要求。

海洋经济复苏 提振发展信心

5月初,自然资源部公布一季度海洋经济运行情况:海洋生产总值2.3万亿元,同比增长5.1%,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6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2%。

海洋传统产业平稳运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良好,海洋对外贸易增势良好,涉海金融市场承压……众多数据中,记者注意到几组与民意直接相关的调查结果:

国内海洋旅游消费意愿调查显示,有超过九成受访者在未来3个月有进行海洋旅游的意愿;

多数企业对二季度经营预期乐观,超七成五的企业预计二季度营业收入将有所增长,超九成企业认为二季度用工需求将增加或保持不变;

蓝色100股票指数呈现先震荡回升后小幅调整态势。

发展的信心,来自海洋传统产业平稳运行——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4%,全国海洋原油、海洋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8%、6.5%。三大造船指标新承接海船订单量、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66.9%、13.2%、34.6%。海洋货运量10.4亿吨,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8%,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5.5%。海洋旅游业复苏明显,有超六成海洋旅游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超过五成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发展的信心,来自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良好——海水淡化工程稳步推进,唐山海港5万吨/日的海水淡化项目正式向用户供水,杭州水处理中心成功签约阿尔及利亚30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有超过六成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和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0.7%、32.4%。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交付订单金额是上年同期的4.2倍。
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抓手,在实现国民经济“稳增长”和保障经济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洋科技创新 加快自立自强

强化科技支撑,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双碳”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技术逻辑与管理和市场的融通。

2月28日,浙江宁波象山,随着拍卖师的落槌声,当地西沪港一年约2340.1吨碳汇量以每吨106元的价格成交。此次拍卖的蓝碳来自“西沪三宝”:海带、紫菜和浒苔。这是全国首次以拍卖形式进行的蓝碳交易。

6月1日,南海东部海域,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投用。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注入海底地层,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

各地区各行业在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同时,迫切需要突破技术瓶颈,形成全面支撑的技术体系。

1月1日,自然资源部批准发布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HY/T0349-2022)行业标准正式实施。5月13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实施6项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碳汇计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作出规范,指导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业务,让海洋成为更优质的“碳库”。

海洋防灾减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月12日,全球风暴潮、海啸预警系统在国家海洋预报台正式投入业务化运行,标志着我国海洋预报实现了“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此前海温、海浪、海流、海冰、搜救溢油等预警业务已实现全球覆盖。

海洋观测监测,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基础——

1月12日,完成各项海试目标任务的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泊入母港——珠海高栏港三一海工码头,正式交付使用。这是全球首艘具有自主航行功能和远程遥控功能的智能型海洋科考船,获中国船级社颁发的首张智能船舶证书。

2月,海洋监视监测卫星01星、02星在轨测试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海洋监视监测“双星”具备了在轨交付及投入业务使用的条件。“双星”与2016年发射的高分三号卫星组网后,标志着我国首个海洋监视监测雷达卫星星座正式建成。

5月19日,自然资源部南海局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向阳红05”下水。无限航区、无级变速、动力定位,海洋综合科考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调查再添重器。
走向极地大洋,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1月1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通过卫星视频连线,向我国正在极地和大洋执行任务的科学考察队员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新春的祝福,勉励广大考察队员为人类科学认识、和平利用极地大洋作出更大贡献。

4月6日,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这是我国第三次实施“双龙探极”,“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共同执行考察任务,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考察。

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是近十年最重要的全球性海洋科学倡议。2月15日,自然资源部、山东省政府和青岛市政府共建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揭牌,该中心是我国开展双多边合作、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合作和全球海洋治理的创新型平台。

2月2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研团队研制出新一代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海洋表层漂流浮标。新浮标不仅精度高、智能化,而且其成本仅为国际能用观测设备的十分之一。这一海洋技术重要突破获联合国“海洋十年”官网推介。

海洋科技创新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动力,是贯穿全局、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

多方共同参与 增强海洋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建设海洋强国,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意义重大。

今年海洋日,从广东汕头活动主场到沿海各地乃至内陆地区;从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到各公益组织;从和美海岛示范创建名单发布到年度“海洋人物”评选……一场场海洋盛宴如约而至,海洋日成为公众心中的蓝色“符号”。

强海洋意识,不仅在海洋日。日常之中、点滴之间,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润物无声、风化于成。

海洋知识从“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到“进内陆”,已成为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多年打造的品牌活动。“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已成功举办18届,累计吸引全国百万大中学生参与。

面向公众的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建设,涵盖了沿海和内陆省份的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海洋类场馆、基层海洋站、海洋保护区。据统计,2014年~2018年间,有980余人得到培训,加强了海洋意识教育师资力量。

宣教中心联合福州大学持续发布《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海洋文化蓝皮书)》。通过组织举办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海洋文化创意大赛以及厦门国际海洋周文化论坛等活动,宣传海洋文化。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蔚蓝之境》等海洋文化精品涌现,不断推动海洋文化繁荣发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依托“i自然”全媒体传播平台,及时准确传播海洋生态、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领域国际合作的生动实践,记录时代的声音,传递海洋的脉动。连续多年微博上海洋日主话题词,最高阅读量达1.1亿次。《对话·自然》原创视频栏目制作的《站长来了》《来自和美海岛的请柬》传播海洋人的声音。《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等“建设海洋强国书系”成为普及海洋知识、提升海洋意识的科普读物。

4月8日,“相约雪龙寄梦南极”,在中国海洋学会研学工作委员会的组织下,来自北京的20余名师生代表与刚刚完成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船亲密接触。

这是时隔3年,海洋极地科普研学的重启之旅。同月,《海洋研学导师等级划分及评价方法》《海洋研学基地(营地)等级划分及评价方法》两项团体标准发布,进一步规范海洋研学活动。
自然资源系统涉海单位、科研院所、涉海高校、公益组织也在共同推进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新南海”作为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政务新媒体平台,走进基层,面向公众,推出了带着海风海味的作品,不仅成为南海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传播海洋知识、推广海洋文化的阵地。

……

海洋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走向海洋是世界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和发展途径。建设海洋强国不仅需要强大的海洋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保障,更离不开海洋意识、海洋文明等软实力的支撑。

远征极地、万米深潜、守岛戍边、耕海牧渔、科技兴海……一代代海洋人,一段段奋进的故事,传递着海洋的温暖与力量。

海洋日是海洋人的节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十四五”期间不变的主题,也是海洋人接续奋斗的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开幕时指出:“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作者: 安海燕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 2023-06-08

热门新闻榜 更多

视频专区 更多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