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洋动态 > 新闻详情

​“雪龙2”号:南极归来备战忙 2020-05-25

4077

浏览

近日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顺利完成南极首航任务后,目前正在江南造船厂开展维保工程和其他遗留工程的施工,预计6月中旬完成修理工程,之后将投入到科考试航和北极科学考察中。

“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9日自上海出发,抵达深圳参加第七届海洋经济博览会后,于10月15日离开深圳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考察航线为:上海—深圳—澳大利亚霍巴特—中山站—宇航员海—南非开普敦—长城站—恩克斯堡岛新站—澳大利亚霍巴特—迪蒙迪威尔海—上海,于2020年4月23日回到上海国内基地码头,历时198天,总航程35000余海里。

据了解,“雪龙2”号返回国内后,考察队第一时间配合海关和疫情防控相关部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确认所有人检验合格后,进行人员疏散和物资卸运。其后,“雪龙2”号按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部署和计划,于2020年4月28日凌晨进厂,进行维保工程和遗留工程的施工。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雪龙2”号进入船厂后,重点检查船体和动力推进系统。其间,在干坞对船体开展了除锈及修补部分破冰漆等工作,并对船底海底设备及科考探测系统等开展检查维修。“雪龙2”号出坞后在船厂码头又进行了维护保养,主要对甲板进行了除锈、打磨涂漆;对主动力系统进行了检查,做好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对甲板科考支撑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各类设备在首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进行了排查修理。

第36次南极考察是我国首次开展“双龙探极”,也是“雪龙2”号的南极首航,其破冰和科考能力得到了充分验证,成绩显著。在南极阿蒙森海和宇航员海实施准同步业务化调查,开展东南极和西南极海域的对比分析,极大提高了南大洋调查效率;首次开展了南大洋认知最少海域之一的宇航员海74个站位综合调查,掌握了主要生物群落及分布特征,发现了达恩利角冰间湖形成南极底层水并向西流动的证据;在西风带成功布放了1套西风带海洋环境观测锚系大型浮标和2套“蓝海星”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与已有一套浮标组网,初步形成南大洋大圆环观测能力。在中山站附近海域的陆缘冰区完成了“破冰实验”,测试表明,“雪龙2”号在全功率破冰、冰厚1.57米、冰强500KPa的条件下航速达到2.6节,完全符合设计需求,能够连续以2~3节的速度破1.5米厚的冰。

作者: 赵宁 唐兴文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发布时间: 2020-05-25

热门新闻榜 更多

视频专区 更多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