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气候科学建模显示,如果近期三氯氟甲烷(CFC-11)排放增长持续下去,可能会让南极臭氧洞的恢复时间延迟10年以上。目前认为,CFC-11的排放水平和变化趋势仍有许多不确定之处,且新增排放并未找到来源,但如果能设法快速暂缓,则可以将这一延迟时间控制在几年以内。相关研究发表于20日英国《自然·通讯》杂志。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系统调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首次编制完成《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域地质资源与环境图集》,对澳门特别行政区(下称“澳门”)海域地质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和空间拓展利用提出了针对性认识与建议。这是践行“一国两制”方针、贯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详实的海洋地质资料,是地质人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献上的一份礼物。
12月1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发布了“海洋一号C”(HY-1C)与“高分一号”卫星以及Landsat5/8卫星拍摄的澳门地区多幅影像。“从1999年到2019年长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图可以看到,澳门变化可谓翻天覆地。”该中心副主任刘建强说,特别是2009年以来,澳门地区经国务院批复已经新增填海面积超过3.6平方公里,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齐中熙)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打造的国内首艘1300吨自升自航式风电安装船——“铁建风电01”16日在江苏启东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施工领域又添“海工重器”。
最近,国外机构的一项调查发现,海洋中漂浮的废弃塑料远比估计的少,仅仅为原先估计数400万到1200万吨的1/10。而塑料的降解周期一般为200年至400年,那么废弃塑料到底去哪儿了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和同行成功完成了一次用海底光缆监测地震的实验,这说明全球已存在的光缆系统有潜力被用作一个巨大的地震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