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渤海生态修复工作的通知》强调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加快实施渤海生态修复工程。
2019年6月8日是第十一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二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为提升全民海洋意识,策划组织好相关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新华社“科学”号5月27日电(记者张旭东)中国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27日正式展开对马里亚纳海沟南侧系列海山的精细调查,主要利用“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等设备探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日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黄河站Pedersenbreen冰川(简称P冰川)成功架设一套自动气象站。这是世界首次在P冰川进行气象监测。 依据《斯瓦尔巴条约》,我国于2004年7月28日在位于北纬78°55′的挪威小镇新奥尔松建立了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预报中心自2013年开始参与黄河站冰川气象观测工作,2014年在AustreLovenbreen冰川(简称A冰川)架设了一台自动气象站,并采集了大量珍贵的气象数据,2016年开始着手准备在P冰川架设全世界第一台自动气象站。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具备安装条件的窗口期较短,一直没有架设成功。今年,预报中心抓住短暂的窗口期,顺利完成P冰川自动气象站的安装调试工作,已成功获取数据。 该自动气象站的能源控制系统能够保证其全天候工作,卫星通讯模块能够实现观测数据准实时传输。获取的北极冰川表面连续气象观测资料为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海岛海岸带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志卫作为亚洲区的唯一代表,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全球海洋空间规划2030专家组成员。
月13日~15日,澳大利亚霍巴特,多国海洋科学家汇聚第二次国际深海Argo科学研讨会,探讨深海Argo计划的实施进展及当前面临的需求。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际Argo计划正由“核心Argo”向“全球Argo”(即向边缘海、高纬度海域、深海、生物地球化学领域及赤道强化观测等)扩展。 国际Argo计划被称为海洋学史上的“观测技术革命”,由近30个沿海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执行。自1999年开始布放第一个自动剖面浮标起,至今已经陆续投放了约15000个浮标,为国际社会提供了200万幅来自深海大洋的海洋环境图像,为各国研究海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和途径。 时光拨回到1998年,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我国,造成巨大损失,而这次洪魔肆虐的主因之一便是1997年发生的上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为预测该现象,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组建“热带大气海洋观测网(TAO)”,即在赤道太平洋海域布置69个锚碇观测浮标。虽然浮标数量有限,但这已经是人类有史以来在海上建立的规模最大的定点观测网。中国决定参与其中。 要加入TAO,就要投放中国自己的浮标。但一套浮标100多万美元,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由于第一次参与建立国际海洋观测网,缺乏国际合作经验,加上没有多余资金维护远在太平洋上的这套浮标系统,项目一结束,中国便把浮标运回国内。不料,没有浮标投放在赤道太平洋,国际上便对中国封锁了TAO的所有数据信息。这一封锁就是10年。 而正是这个观测网提供的数据,帮助美国科学家提前6个月预报了1997/1998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仅加利福尼亚州就避免了近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此时,中国科学家更加意识到,在海上建立全球观测网势在必行。 1999年,中美海洋与渔业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十四次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Argo全球海洋实时观测网计划”第一次进入国内研究人员的视野。 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Argo计划,成为继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国之后第9个加入该计划的国家。加入该计划当年,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在浙江杭州建立,担负起我国Argo计划的组织实施和大洋观测网的建设任务。 短短17年,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累计收集了全球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近180万条0米~2000米水深范围的温、盐度剖面资料,比我国过去70年在近海和大洋获得的全部海洋环境要素资料的总和还要多得多。中国也从早期的国际Argo计划参与国,发展成为能够自主研发自动剖面浮标,主导建设南海Argo区域海洋观测网,以及自主研制全球海洋Argo网格数据集,并提供国际共享服务,主动承担海洋大国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成员国。 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累计布放剖面浮标423个,它们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中北印度洋和南海海域,基本覆盖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 2019年3月,第20次国际Argo指导组年会在杭州召开。会上,Argo2020愿景被正式提出,该愿景对国际Argo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和方向进行了详细规划。 作为加强版的全球Argo计划,Argo2020力争自2020年起至2025年,建成一个由2500个核心Argo浮标、1200个深海Argo浮标和1000个生物地球化学Argo浮标组成的综合性全球海洋立体实时观测网,在对0米~2000米海水温度和盐度进行观测的同时,向深海和生物地球化学领域拓展。 在将Argo2020愿景付诸实施的全新阶段,全球深海实时观测有望真正实现。此外,Argo2020还将极大促进人们对于引发海洋、气候变化背后过程的认知,从而改进相关预报和预测结果,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与国际Argo计划,与其他成员国共享观测数据,是我国海洋观测领域的一次巨大飞跃,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海洋和气候观测领域的差距,也将助力我国更紧密地“连线”全球,共享中国智慧。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携手拓展蓝色经济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创新搭建蓝色产业合作平台、推动成立蓝色高端智库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为推进“海上丝路”建设向高质量转变探索有效模式、做出积极贡献。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一场关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讨在正驶往马里亚纳海沟的“科学”号科考船上举行,科研人员介绍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珠峰”——印太珊瑚礁大三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东海局、南海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第18次部党组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