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

为您推荐

社会心理学导论

¥ 70.40

海底两万里

¥ 54.60

太子河辽阳城区段常见浮游生物图谱及生态现状

¥ 54.40

国际海洋生态监测与评估报告

¥ 134.40

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站、东海站观测数据图集Ⅹ

¥ 116.00

合成孔径雷达海洋涡旋探测

¥ 182.40

首页 > 海洋书城 > 海洋社科类 > 其他社科

中西文化互补与前瞻——从思维、哲学、历史比较出发

定 价: ¥ 58.00

会员价: ¥ 58.00

3568

浏览次数

作者:吴大品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027-8717-2

装帧:平装

页数:281

版次:B1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40.00

内容简介

《中西文化互补与前瞻:从思维、哲学、历史比较出发》针对之读者颇为广泛,凡是对外邦文化遗产不太熟悉的中国人、美国人和欧洲人,皆其对象。因此在书中先行概述东西方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经济形态及各方主流思想的发展,实有其必要;至少这样可以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帮助读者消化本书在最后两章(即第十二、十三章)所阐述的主要论点。因此,《中西文化互补与前瞻:从思维、哲学、历史比较出发》的概述占了过半篇幅。作者广泛引用史学、哲学、经济学界杰出人物的论述,尤其倚重比较文化学权威学者如郝大维和安乐哲的观点,编织出一幅中西方历史文明的客观图景,彰显出各自文明在时光长廊中的辉煌、衰落及种种文化的交流互动。作者将这些论点予以引申,然后加上他自己的解读评析。这部分内容学习性强、资料丰富、结构严谨,尽管有时难免简略。事实上,认真的读者,如已具有自身文化背景,同时又希望了解其他文化的常识,正可从《中西文化互补与前瞻:从思维、哲学、历史比较出发》第一、二、四、五、六、七、八、九各章,找到宝贵资源,并从此进一步权衡作者的主要论点——即东西方今后必须认真努力,互相学习——是否有充足的说服力。

目录

导论

关键问题

全书概览

中国文化研究之挑战

第一部 思维过程

第一章 环境与演化因素

第一节 环境的作用

第二节 冰河时代的影响

第三节 人类心灵的演化

第二章 思想与哲学发展

第一节 西方思想发展

第二节 自然与科学

第三节 中国思想发展

第四节 中国的时空观和宇宙论

第五节 宗教思想

第六节 西方思维对中国思维


第二部 人际关系

第三章 人对自己

第一节 大自然之缩影

第二节 自我、身体与灵魂、心与脑

第三节 焦点与场域模式

第四节 伦理自我

第四章 个体与家庭

第一节 中西方的家庭关系

第二节 传统中国女性角色

第五章 个人、社会与国家

第一节 道德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西方社会与政治理念

第三节 无为:中国社会与政治理想

第四节 和而不同、礼、兵法与势

第五节 中国传统的理想


第三部 宏观历史

第六章 新石器时代文明

第一节 欧洲与美索不达米亚

第二节 中华古国的形成

第三节 两种文明的比较

第七章 大帝国的形成

第一节 希腊与罗马帝国

第二节 中华大一统:秦汉帝国

第三节 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对比

第八章 帝国的衰落

第一节 罗马帝国的衰落

第二节 中华帝国的衰落:对比

第九章 分道扬镳

第一节 中世纪早期欧洲:黑暗时期

第二节 隋唐宋时期

第十章 现代化之路

第一节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发现时代

第二节 蒙古帝国和元朝

第十一章 重生与衰落

第一节 现代欧洲:启蒙与革命的时代

第二节 中国最后两个朝代——明与清


第四部 回顾与前瞻

第十二章 历史教训

第一节 过去、现在及将来的走势

第二节 四个历史教训

第十三章 中西方彼此学习

第一节 走向何方?

第二节 西方面对的考验

第三节 中国面对的考验

第十四章 结束语


鸣谢

后记:后发先至的历史教训

中文参考书目

外文参考书目

索 引


精彩书摘

阴阳将所有经验划分为两类:阳性干热,如火般活泼主动;阴性湿冷,如水般沉静被动。阴阳失调,遂致疾病。阳盛阴衰,会感觉燥热不安、皮肤干皱、小便量太少、便秘和脉搏急速。阴盛阳衰时,则会感觉冰冷、不觉口渴、活力不够、水肿、尿频、粪便稀溏、脉搏缓慢。  五行代表过程,表达的是大自然与人体的关系。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大自然之春、晚春、夏、秋、冬;于人的生命则对应各身体器官和气、津液、血、精、神(神包括意识、情绪和思想)。至于身体器官:心属火,藏神(《素问·调经论》),主血(生全身血脉);肺属金,主气(令气循环人体上下表里);脾属土,主运化,把富有营养的津液输送到人体各部分;肝属木,藏血,主疏泄,使肝气免于郁结;肾属水,藏精。五行相生为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循环相生。五行相克则为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金,循环相克。  五行的相生相克反映了人体内功能控制的循环:火能熔金,故心血可有助于控制肺气;木能破土,故肝气有助于控制脾的消化功能;土能掩水,故脾气能控制肾平衡体内水液的能力;水能灭火,故肾精能制约心火。  阴阳五行学说如此重要,以致中医每一方面都以此为基础,包括开草药方剂.找出病征和临床诊断。阴阳五行实际上是一套学说,积累了超过五千年精细观察和临床经验。尽管以现代眼光来看,这种经验模式并无充分理论支援,但无数病例却证明了这种模式行之有效。它也有助中医进行更深化的实验,令行医者更加形象地概括出病症成因,找出恰当疗法,同时也便利医学交流和教学活动。  正如西方思想倾向追寻真理,现代西方医学也动辄要为疾病找出究竟,如细菌、病毒或遗传缺陷,好对症下药。西方医生若找不出致病的细菌、病毒或基因功能障碍,便可能无法根治。那时只好靠药物和手术来抑制症状,但往往带有不良的副作用。西医在应对严重病情、外伤或性命攸关的危急处境时可能特别有效,但遇到很难发现单一病源,或病况太复杂和难于诊断时,也会束手无策。中医则既强调治疗也重视预防,会设法查明每个病人的状况,到底是情绪、社会和身体哪个领域失衡所致。中医采用针灸、草药和气功,都是为了恢复病人身体的均衡。医治是指医师与病人一起合作,逐渐使人体达致健康、完整与和谐的状态,最理想的情形当然是每天把脉,依不同情况开药。中药比西药见效缓慢,用来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及医治慢性病较佳。中西医学,犹如中西文化的大多数方面,不仅可以互补,也应该互补,如此大家才可共享其利。

读者评论

找回密码

换一张
下一步

密码重置邮件已发送到您邮箱,请查收

确定
关闭